一项由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与马克斯・普朗克软件系统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AI驱动的搜索引擎更倾向于引用访问量较低、在传统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后的网站。研究对比了谷歌AI概览、Gemini 2.5-Flash、GPT-4o网页搜索模式及其搭配搜索工具的表现。
研究人员从WildChat数据集、AllSides政治议题及亚马逊最常搜索的100种商品中选取测试查询语句,分析其信息来源。结果显示,AI搜索引用的网站在Tranco全球域名排名中普遍偏低,其中Gemini引用来源的中位数排名位于前1,000名之外,显著依赖低流行度网站。
在谷歌AI概览引用的来源中,53%未出现在相同查询的传统谷歌搜索前十名结果中,40%未进入前100名。相比之下,基于GPT的系统更常引用企业官网和百科类网站,极少采用社交媒体内容。
通过大语言模型分析工具评估发现,AI搜索结果所涵盖的可识别“概念”数量与传统搜索前十条结果相当,表明两者在信息细节与多样性方面相近。但AI引擎常对信息进行压缩,省略次要或模糊内容,导致在处理多义性查询时信息覆盖不及传统搜索全面。
GPT-4o搭配搜索工具模式常不提供外部链接,而是依赖预训练知识直接生成答案,体现其整合内部知识与检索信息的能力。然而,在应对时效性强的查询时,该模式常无法获取最新资讯,表现为请求用户补充信息而非主动检索。
研究未判定AI搜索整体优于或劣于传统搜索,但建议未来评估应综合考量信息来源多样性、概念覆盖完整性及信息整合能力,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