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社交平台声量不高,骆驼已成为中国户外市场零售额第一的品牌。2024年双11期间,骆驼在抖音电商运动户外品牌榜位居首位,天猫开售30分钟内销售额破亿。据蝉妈妈预估,其全年GMV超50亿元,同比增长约33%。线下“骆驼户外运动城”已突破100家,计划拓展至300家。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骆驼连续六年获冲锋衣全球销量第一,户外羽绒服六年累计全国销量第一,帐篷、男鞋、登山鞋等品类亦长期占据细分赛道冠军。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骆驼市占率达5.5%,远超伯希和、凯乐石等本土品牌。
骆驼的成功源于精准卡位泛户外赛道。依托2000年左右切入户外领域的基础,2020年疫情后迅速布局直播电商,抢占线上流量。品牌聚焦中端价格带,冲锋衣、羽绒服主力售价在400-600元区间,契合千元以下产品占70%以上市场份额的消费结构。
骆驼瞄准城市轻户外需求,强化产品设计与色彩多样性,并加大潮流营销投入。近90天在羽绒服品类广告投放量环比增长324.5%,广告互动量达232万,为竞品鸭鸭的7.16倍。通过“一账号一单品”直播策略,精准匹配用户诉求。
然而,其中端性价比策略正面临天花板。近三年超2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相关企业达33.5万家,竞争加剧。骆驼尝试向高端延伸,推出700-1000元价位明星同款产品,但面临可隆等专业品牌的压制。
集团另孵化喜马拉雅、熊猫、企鹅等子品牌。喜马拉雅定位高端专业,熊猫主打大众山系风格,但熊猫200-400元价位与主品牌形成路线重叠。子品牌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实力有限问题。
骆驼还进军美妆领域,2023年成立美妆事业部,推出子品牌“骆驼晒宝”,已在近300家直营店设美妆专区。但SKU高达约2万个,仿造成本低,导致假货泛滥,影响品牌形象与品控管理。
此外,骆驼在欧盟地区仍存在商标纠纷,限制全球化扩张。品牌起源曾与美国骆驼产生争议,虽国内形象独立性增强,海外法律障碍仍未完全解除。在保持销量领先的同时,骆驼需突破多维困局以寻求新增长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