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在小鹏汽车2025年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IRON的量产是公司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挑战,若类比汽车,这是小鹏最难量产的产品,目前仍有许多能力未最终集成。
尽管机器人的产能爬升相较汽车更为简单,但商业化落地需匹配技术能力。小鹏计划初期在导购、导览、前台及导巡等场景推进应用,预计于2026年率先在其自有门店和园区内开展测试,并同步完善SDK及培训体系。
何小鹏重申,小鹏目标在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期待到2030年,机器人年销量突破100万台。
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于11月5日发布,具备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3D曲面显示头部及灵巧手,实现22个自由度。其搭载物理世界大模型与3颗图灵AI芯片,构建VLT+VLA+VLM的高阶智能系统,支持对话、行走与交互功能。
IRON采用行业首发的全固态电池,实现轻量化与高安全性,并配备全球首个机器人室内场景AEB系统,扩展第四法则,确保隐私数据不出机器人。
因外观与步态高度拟人,IRON上线后引发争议,有舆论质疑其为真人伪装。为此,在“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上,何小鹏通过直播展示IRON内部结构,现场剪开外衣与肌肉部分,呈现金属骨架与液压管路,证实其为真实机器人,有效澄清网络谣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