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其高效制取技术备受关注。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近日在制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分别于2月13日和14日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两项研究成果。
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中,团队创新性地引入稀土元素,开发出一种全新且泛用的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策略。该催化剂中每个Pt原子可产生1500万个氢分子,其“转换数”远超此前最高纪录一个数量级,显著提升催化剂寿命,为高效、稳定的制氢技术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则聚焦于乙醇和水分子重整的零碳排放制氢路径。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Pt-Ir/α-MoC界面催化剂,不仅实现了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的同时活化,还成功避免了乙醇分子C-C键的断裂,反应产物除氢气外还包括高附加值的乙酸,整个过程实现了零CO2排放。
两项成果在技术层面形成互补:稀土改性催化剂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氢气提供了可能;零CO2排放制氢-联产化学品技术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化学路径,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