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固态钠电池研究突破,实现无枝晶钠沉积与长循环寿命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近期在固态钠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三维多孔碳支撑的超薄钠负极结构,成功解决了钠枝晶形成和界面电阻高等问题。通过构建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多孔碳层,利用其毛细作用改善钠润湿性,并结合碳材料的储能特性,形成了高效的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网络。这一创新显著提升了钠负极的离子传输和电荷转移能力,实现了无枝晶的钠沉积。

实验数据显示,对称电池可达到3.5mA cm−2的高临界电流密度,且在低电流密度下具备6000小时的长循环寿命。全电池在高倍率循环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容量保持率高达90.2%。此外,低N/P比条件下,固态钠电池仍能保持97%的高容量保持率。该研究成果为开发高性能固态钠金属电池提供了新方向,助力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