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7月30日报道,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科研团队,在西北太平洋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的9533米深渊处,发现了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这些生命群落依靠硫化氢和甲烷维持生存,主要由深海管状蠕虫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
科研人员利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在绵延2500公里的海沟底部发现了大规模甲烷储库及伴生流体活动。研究表明,深渊海底之下存在一个活跃的深部生物圈,其甲烷源自微生物转化的二氧化碳。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观点,即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赖表层沉降的有机物质,为深海碳循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该成果已于7月30日发表于《自然》期刊。科学家推测,此类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可能广泛分布于全球深渊海沟,形成一条独特的“化能生命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