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无功效不护肤,头部功能性护肤品都在做什么

根据《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要求,明年1月1日起,注册人、备案人申请特殊化妆品注册或者进行普通化妆品备案时,应对化妆品功效宣称进行评价,并上传产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规的“倒逼”之下,明年不做功效宣称的化妆品尤其是护肤品几乎不存在。又一次行业洗牌的时候到了,一大批腰尾部企业在法规的执行下可能会被淘汰。

布局细分功效 新法规利于行业发展

行业人士说,功效护肤的春天来了。以往资本对美妆一直青睐有加,而今年尤其看好其中的“功能性护肤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护肤品牌获得的融资共有31起,涉及26个品牌,其中大批为功能性护肤品。

与此同时,消费市场上的功能性护肤品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聚美丽联合解数咨询推出的双11天猫美妆类目TOP30品牌显示,薇诺娜、珀莱雅、自然堂、夸迪等国货品牌在双十一期间销量均过3亿。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呈逐年增长之势,今年是爆发式增长。这个黄金赛道注定不乏布局者。而以华熙生物为代表的一批头部玩家凭借先发优势和综合实力持续领跑行业,他们为何领跑?是怎么做的?也给行业其他玩家提供了样本。

先来看功能性护肤品是如何诞生的。

十几年前,得益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成分党”快速崛起。2010年则是“成分党”元年。当年6月,“化妆品需公开全部化学成分”的法规促使所有化妆品附上了成分表。在护肤成分党的影响和带动下,消费者愈发趋于理性,人们不再单纯以品牌是谁就选择护肤产品,而更愿意选择成分公开透明、功效明确的产品。同时,透明质酸钠、烟酰胺、生育酚(维生素E)等专业成分变得越来越普及。

彼时,国内美妆消费意识逐渐培养起来,舶来的药妆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售价昂贵,与国人需求匹配度也存疑。当时的华熙生物、薇诺娜等敏锐洞察到了消费者需求、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并深刻认识到:消费者表面是“成分党”,深层次是“功效党”。成分背后实际是消费者对功能功效的需求,消费者需要“成分”的本质,往往是要解决某种具体护肤痛点。

与薇诺娜依托云南植物研发、聚焦敏感性皮肤的路径不同,当时华熙生物已是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供应商,为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提供玻尿酸原料,并在国内打破医美垄断推出首个国产玻尿酸医美产品“润百颜”。而后,华熙生物选择进一步放大自身优势,提出功能性护肤品的概念,主张在健康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功效,成为率先入局功能性护肤品的中国企业。

2014年,华熙生物润百颜在全球创新性地将眼药水B.F.S.无菌灌装技术应用在护肤品上,开创“无菌、无防腐剂、无酒精”的“次抛精华”新品类,外用涂抹,即可达到深层保湿及修护的效果,当时成为了医美术后维养的口碑产品。接下来几年,润百颜逐渐拥抱大众C端市场,掀起了“涂抹式玻尿酸”的护肤风潮。

除了专研玻尿酸护肤的“润百颜”,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矩阵日渐壮大:“夸迪”定位“冻龄·抗初老”,“米蓓尔”专研敏感肌修护,“BM肌活”定位“活性成分管控大师”……这些功能性护肤品细分定位,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根据不同人群关于功能功效的需求。

最近几年,疫情让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功效等要素的需求明显提升。《后疫情时代理性护肤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产品功效以35.37 的热度指数位于首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消费者护肤教育日益普及,以及护肤理性化趋势日益显著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功能性护肤品早已从“成分党”群体走入大众市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妆品功效宣传评价规范》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也从政策上利好功能性护肤品的规范化发展。

成分、配方、检测,一个研究都不能少

都知道,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在功能性护肤品领域,“科研实力”可以称为品牌成功突围的“命门”。作为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的华熙生物,凭借20来年在生物活性物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个研究”)积累,以及原料方面的深厚优势,当发力功能性护肤品时,天然在产品力上实现厚积薄发、势如破竹。

图:华熙生物上海研发中心

在长期“两个研究 ”的赋能之下,华熙生物不仅打造出玻尿酸这一明星成分,还拓展出依克多因、γ-氨基丁酸(GABA)、麦角硫因等数十种生物活性物材料,并实现其产业化、市场化。从成分功效维度看,其已经覆盖保湿、抗衰、修护、皮肤微生态管理等多维度布局。这也为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上不断创新夯实了根基。

此外,在配方工艺上,华熙生物还推出了诸多创新技术。比如智慧玻尿酸配方,通过其专利技术酶切法获得的大、中、mini等多种玻尿酸分子进行科学配比,可实现大分子形成保护层、中分子锁水、小微分子真皮层渗透及修护等多种功效的精准分层管理。再比如,今年9月上市的润百颜第3代玻尿酸水润次抛精华中采用的INFIHA-HYDRA复配技术,其中蕴含最小玻尿酸分子、仅800Da的微真HA4,在该技术下通过外涂可实现皮肤内源性玻尿酸的生成,从外补到促内生双源补充玻尿酸。

在分析检测方面,华熙生物还是国内少数掌握3D全层皮肤模型技术的企业之一。这项技术通过对原料及终端护肤品的实验研究,能较好地保障产品安全与功效。今年3月,华熙生物还和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大学(化妆品研究中心)联合成功申报了“化妆品原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药监局的首个化妆品原料质量研究实验室,将推动我国不断提升化妆品原料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助力监管科学取得长足进步。

“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是品牌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先决条件。华熙生物坚持开展“产学研”战略布局,实现从公司层面到其研发体系下的工作室、事业群中台、厂区生产线等的全面渗透,让更多科学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走向广大的市场。目前华熙生物合作的科研院校已经覆盖从国内的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到海外的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今年6月投产的华熙生物天津厂区,规划了64条中试生产线已建成30条,目标是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平台。

在今年以来一系列的新规引导之下,中国化妆品正式进入功效评价时代已成为行业共识。“没有功效评价,护肤品甚至都面临着无法宣称的境地。护肤品牌不做功效产品那岂不就是‘死路一条’。”有行业人士甚至如此激烈地表示。

而头部企业如华熙生物,不仅早于政策对功效进行专业性的检测核准,还要对肤感等重要体验指标进行考核,既保证功效价值,还注意提升消费者的情绪价值获得,这是行业其他企业值得借鉴学习的。

功效护肤的趋势已然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功效与安全的平衡也成为行业专家提出的新问题。据统计,功能性护肤品在欧美发达地区占到护肤市场的60%以上,日本占到50%,而中国还不到20%,无论是法规、企业、还是消费者,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