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AI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然而,同样的模型和工具,在不同企业中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为何有的企业能从中获益,而有的却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对此,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者是否具备数字化思维,以及企业整体是否有明确的数字化远景和目标。他强调,许多企业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一项简单的技术任务,委托给服务公司去完成。然而,实际上许多工作是企业自己应该承担的。
AI大模型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被利用。正如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在猎户星空大模型发布会上所说:“要想跟上AI浪潮,公司老板必须自驱,要一把手亲自抓,而且要对流程进行AI重构。”
傅盛将企业使用AI分为三个段位:青铜段位,是用AI做文案、画图;黄金段位,是数字员工;王者段位,则是企业全过程的经营数据都由AI参与,可以直接提供经营决策,如该不该发布一个产品,哪些费用可以被减少,哪一个地方的工作重点需要加强等等。他认为,企业要真正用好AI,需要全流程、全数据化,使用“数字老板”,做到流程重构。
目前,猎豹移动已经在企业内部开始组织部门进行调整,成立了AI生产力部门,将过去散落在各地的中台部门统一管理,并直接向傅盛汇报。这种由一把手亲自抓的策略,无疑将加速企业内部AI的应用和数字化转型。
此次官宣的千亿级效果的百亿大模型——Orion-14B就是在一把手傅盛亲自抓的背景下重磅推出。测试显示,在百亿参数+应用打磨的加持下,该模型对于专业场景问题的回答已经超越了GPT-4。而且,只要千元显卡即可运行。Orion-14B不仅在各种主流测试集上取得了SOTA的成绩,还在多语言能力上表现出色,甚至在日语、韩语开源模型评测中也拿下了全球第一。在OpenCompass综合测评的中文数据集上,Orion-14B更是一举拿下700亿参数以下基座模型第一。
不管如何,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充分利用AI的优势,决策者必须具备数字化思维并亲自参与其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跟上AI浪潮,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