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披露,联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研制出2.3亿参数规模的极光天基大模型JigonGPT,并成功部署于“东方慧眼高分01星”上,至今已运行超140天。
这一成果打破了全球AI大模型和卫星载荷系统领域的零记录,标志着中国成为首个实现AI大模型在轨运行的国家。在此之前,全球并无类似成果公开。
JigonGPT基于智源Aquila大语言模型底座开发,构建起10.2亿参数的基准模型,通过分层量化与跨模态蒸馏技术,最终形成轻量化版本。该模型具备图像解析、语义交互及指令生成等功能,适用于星载计算场景。
智源Aquila大语言模型于2023年6月发布,是国内首个支持中英双语知识、符合商用许可协议的开源语言大模型。其训练数据质量高,性能优于其他开源模型。
为支持AI大模型在轨运行,团队研发了100 Tops级智能计算能力的星载智能计算机载荷,搭载至“东方慧眼高分01星”。该卫星于2024年2月3日发射,目前在轨运行超400天。
基于JigonGPT,团队还开发了多模态交互智能体“东方小极”,作为首个“星上直达社媒”的卫星数字人,已在社交平台建立账户并定时发布内容。
当前,中国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4月,已有7.5万家相关企业,年产50发商业火箭与600颗商业卫星。2024年,中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下历史新高。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指出,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同时,太空创新正成为中美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计算所表示,天基大模型、智能体与星载智能计算机将赋予卫星感知-判定-决策-行动的能力,为遥感数据解析、情报信息生成等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