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超高额收益的股票交易“实盘记录”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所谓的“暴利神话”,实际上多为通过“股票交割单”生成器伪造而成,目的是吸引投资者进入收费社群、购买炒股课程或参与代客炒股。
调查显示,许多博主声称拥有“内幕消息”,能够精准预测股票走势,并邀请用户“抄作业”。但背后隐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吸粉—引流—拉群—收费”。部分人甚至冒充券商员工,组建超千人的“股票运作群”,指导买卖股票,承诺高额收益。
加入此类社群通常需支付高昂费用,如半年5999元或季度3588元。还有一些小规模社群以较低门槛(如188元)吸引散户,提供市场观点或资讯服务。但这些行为大多未取得合法资质,且存在违规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伪造高收益的交割单工具在电商平台上公开销售,价格从25.9元/周到1683元/永久不等。这些生成器支持多家券商模板,可随意设定买入时间、数量和价格,从而虚构出令人信服的“股神”业绩。
专家指出,使用模拟器伪造交割单牟利属于欺诈行为,严重者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楠强调,付费咨询需持牌经营,未尽信义义务的投资顾问应受重罚。中国政法大学朱巍认为,这种虚假广告对普通投资者极具迷惑性,平台若未履行审核义务,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人士林斐然提醒,社交平台若明知违法行为仍提供服务,需依法担责;而部分博主即使仅引流,也可能因主观故意或过失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投资者务必提高警惕,避免陷入骗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