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剧市场:中式与日式制作模式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短剧出海浪潮中,日本成为北美之后的第二大市场。据统计,2025年日本短剧用户规模约为400至500万,本土自制剧产能在300至500部之间,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

字节跳动、CMC资本、慈文传媒等中国企业纷纷在日本上线短剧平台,如PikoShow、Helo和UniReel,同时昆仑万维旗下的DramaWave也在开展自制剧制作。日本本地公司也积极参与,例如吉本兴业推出的FANY:D、emole的BUMP以及gokko5club等。

尽管平台竞争激烈,但日本短剧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日本短剧市场由中式与日式两大派别主导。中式短剧以快节奏、高情绪调动为特点,复制国内爆款模式;日式短剧则注重逻辑性与本土化,强调贴近日本观众喜好。

头部承制公司和雅文化正在筹备短剧基地,推动规模化生产。其创始人金光国表示,日本短剧制作成本上涨明显,从原来的10-12万美金升至12-15万美金。此外,短剧产业链尚未成熟,拍摄场地有限且昂贵,协调难度大。

在内容方面,中式短剧倾向于快速推进剧情,而日式短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本土元素。例如,日本观众偏好婚姻题材中的双出轨情节,而非直接离婚;对霸总文化的接受度较低,更喜欢外形改变带来的“掉马”情节。

未来,随着更多平台入局,日本短剧的剧集长度将逐渐增加。付费市场潜力巨大,主要受众为30岁以上女性。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日本短剧市场充满机遇,但仍需经历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