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ESG报告披露率创新高达45.68%

自2024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后,A股上市公司迎来新规后的首份ESG“成绩单”。截至4月30日,共有2468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ESG报告,较2023年度增长16.8%,披露率为45.68%,较上一年度增加6.68个百分点。

除数量显著增长外,不少上市公司引入第三方鉴证和“双重重要性”分析等新方法。秩鼎技术创始人兼CEO刘相峰表示,ESG披露不仅满足监管要求,还影响投资者信心、品牌资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ESG报告质量多方面提升,“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首次广泛应用。例如,贵州茅台在报告中构建了“财务—影响”双维议题评估矩阵,筛选出产品安全与质量、保护自然生态等16项议题。复星医药、海康威视等企业也进行了双重重要性议题识别与评估。

然而,有机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胡若菡指出,当前“双重重要性”披露存在行业差异特征。沪深300等头部企业系统披露了议题筛选矩阵,能源、化工等行业引入气候变化情景分析,而部分中小上市公司仍停留在简单罗列阶段。

数据显示,2024年度约200家上市公司选择第三方鉴证,占披露公司数量的8.1%。碳排放信息披露率持续走高,推动ESG信息质量实现结构性突破。

所有行业披露率均超30%。银行业和非银金融业披露率居前两位,银行板块实现100%披露,非银金融披露率达86.59%。钢铁、煤炭、房地产等12个行业披露率超过50%。机械设备行业披露率最低为30.31%,但较上年有所提升。

依据指引要求,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披露ESG报告。截至5月12日,强制披露样本公司中仅27家尚未公布其2024年度ESG报告,各成分股公司披露比例较高。

交易所明确要求上述企业须在2026年4月30日前完成2025年度ESG报告发布工作,逾期未履行者将面临自律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

尽管披露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但仍存在提升空间。华证指数ESG副总监胡继梅建议,企业应引入专业评估模型确保议题筛选科学性,并避免以图片形式披露关键数据。刘相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高质量识别与分析重要性议题;二是强化报告完整性与真实性;三是增加量化指标提升数据标准化。胡若菡认为,建立统一量化指标体系并引入第三方验证机制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