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30周年的双鹭药业正经历历史性转折。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亏损7407万元,为自2004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双鹭药业营业收入约为6.6亿元,同比下降35.15%;归属净利润为-740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成立于1994年,2004年登陆深交所主板,专注于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涉及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免疫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双鹭药业自2007年起净利突破亿元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此前2020年至2023年间,公司净利始终保持在2亿至5亿元区间。
2025年一季度,双鹭药业再次出现营收与净利双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31.1%;归属净利润4597万元,同比下降34.46%。
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明波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良好优势产品储备,逐步进入糖尿病、眼科疾病等新领域,但目前公司前景仍不明朗。
2024年,多个重要产品的销售金额下滑显著。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占销售总额42.69%,同比下降27.69%。其中,替莫唑胺胶囊、立生素、胸腺五肽等核心产品销售额下降明显,仅三氧化二砷销售收入同比上升。
明星产品来那度胺胶囊表现不佳,占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比重仅为4.89%,销售收入同比下降77.22%。此外,抗感染类产品、创伤修复类产品、心脑血管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下降48.42%、30.95%、33.92%。
徐明波解释称,部分产品进入集采且第九批集采产品自2024年3月起陆续执行,导致价格大幅下降;同时部分产品受季节性流行影响销量波动较大。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缩水也成为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截至2024年末,双鹭药业持有的复星医药、首药控股、星昊医药股份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约为-1.78亿元。以首药控股为例,公司持有其636.43万股股份,股价从2023年的55.19元/股降至2024年的29.84元/股,对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双鹭药业自身股价表现低迷。截至2023年5月15日收盘,股价报6.59元/股,总市值67.7亿元,较2018年历史高点已跌去逾七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