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工业以智能化制造推动中国建造迈向国际领先

东海之滨,浙江舟山群岛,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设正全面推进。此桥被誉为‘东海第一险’,曾被国际桥梁界视为‘建桥禁区’。

该桥的钢结构部分由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承建。在数字化、智能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中国建造已实现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当前在建的西堠门公铁两用跨海大桥为主跨1488米、宽68米的大桥,创造了五项‘世界之最’和三项‘世界首次’。中铁宝桥舟山公司总工程师吴江波介绍,需将3万余吨钢结构分解为138个智能模块,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

为支持这一工程,中铁工业于2022年建成浙江省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标准全国领先的千亩钢桥梁制造基地。其智能制造车间采用‘五线一系统’智能产线,覆盖从板材切割到钢箱梁涂装全过程,单元件制造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焊接作为核心环节,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精准识别焊缝缺陷,确保产品质量。吴江波表示,智能工厂建设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行业进步。

另一重要领域是盾构机研发。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启杭号’正在萧山机场西隧道工程项目中应用。据中铁装备华东区域负责人李小岗介绍,该设备具有高度智能化特点,配备多个智能系统,助力高效、安全施工。

过去我国盾构机依赖进口,2008年中铁装备研发出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如今,中国盾构机产业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

中铁工业是国内钢桥梁制造安装龙头企业,2024年在国内大型钢结构桥梁市场占有率超60%。公司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研发龙门式焊接机器人等系列化智能装备,并聚焦基础与前沿技术研发。

2024年,公司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收入达89.61亿元,同比增长12.31%。截至2024年底,公司隧道掘进机产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市场占有率超60%。

未来,中铁工业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盾构/TBM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加强商业模式转型,并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