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8点超市清仓:年轻人与大爷大妈的抢购战

4月21日晚8:07,北京姚家园万象汇地下一层的七鲜超市内,下班后的李夕赶到时已人满为患。购物车不足,她只能提着购物筐挤进人群。现场一片混乱,日清活动(每日清空库存避免商品隔夜销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类似场景在盒马、沃尔玛、物美、永辉等超市同样上演。每晚8点,这些超市变身‘穷鬼天堂’。然而,七鲜的火爆程度尤为突出。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大爷大妈弯腰闯入超市阵仗堪比新款iPhone发售日的黄牛。还有人吐槽遭遇直接从他人购物车内拿取商品的情况。

这种现象源于两个月前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挑战:用100元在晚8点后的北京能买多少东西。一位博主以10.88元买到芭乐、14.8元买到凤梨的视频获53.7万点赞和42.1万分享。评论区讨论热烈,有人征集打折超市信息,也有人分享体验。一位七鲜拣货员形容称,‘每到打折点都害怕,老太太们像丧尸’。

李夕受此启发,专门来到家附近的七鲜超市。尽管提前5分钟到场,但大爷大妈已开始抢夺商品。作者描述自己只能在外徘徊,等到人群散开后发现部分商品已售罄。

新一轮抢购开始时,人们推搡争抢,甚至送货工作人员也被围住难以脱身。两分钟后,热门商品被抢光,剩下保质期短或性价比低的商品。年轻消费者逐渐退出战场,而大爷大妈则继续前往仓库门口等待新一波商品。

超市晚间促销中,大爷大妈表现出最强战斗力。一位抢到特价蓝莓的大妈透露每天7:30到场即可优先抢购,但具体放货时间不固定。有些大妈组成抢货团分工合作,一位负责前线抢货,另一位负责看守购物车。

不少年轻人因此被劝退。有网友表示,现在大爷大妈组团抢货导致体验变差,决定减少光顾。超市工作人员建议改在上午场清货时来,因货品更全且人少。

作者尝试打卡其他超市。在北京四环伊藤洋华堂,未见消费者,仅一位工作人员吆喝低价排骨。货架上的打折商品虽多,但人流稀少。而在石景山区永辉超市,熟食区和烘焙区聚集大量年轻人,他们有序选购而非一窝蜂抢夺。

对于附近打工人来说,晚间打折成为优选食堂。一位年轻人每周采购两次,一次解决三天伙食。也有失业者将此作为省钱妙招,记录攻略并拍摄vlog成为博主。

晚间清仓最早由钱大妈提出,其‘定时打折’模式确保商品新鲜。2017年盒马推出‘日日鲜’系列,晚上8点后打折。此后沃尔玛、七鲜、胖东来改造的永辉及物美相继加入。

然而,日清策略面临挑战。原价商品难售出,毛利低损耗大。2022年钱大妈暂停北京所有门店,加盟商称该模式在北京不赚钱。若调整价格易导致客户流失。

此外,消费者体验下降。社交媒体充斥对七鲜清仓混乱的吐槽,包括抢购耗时过多、商品过期等问题。李夕坦言,自己买的酸奶全部过期,决定不再参与此类活动,转而选择菜市场购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