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泡泡玛特(9992.HK)股价一度上涨6%,报229港元,再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幅达155%,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泡泡玛特,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50港元。报告预计其海外销售额在2025年同比增长152%,2025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2%,占2027年总销售额的65%。
多家机构近期发布研报,给予“买入”评级。第一上海证券指出,LABUBU搪胶毛绒三代系列发售表现亮眼,溢价率高达42.7%-1013.4%。
消费者反馈显示,泡泡玛特产品热度持续上升。北京消费者林女士表示,抢购LABUBU产品的难度堪比抢演唱会门票。
根据最新业务公告,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5%-170%,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中国区增长95%-100%,海外增长475%-480%。
LABUBU作为超级IP的表现尤为突出。创始人王宁解读称,LABUBU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创了搪胶毛绒品类,并通过工艺创新提升产品吸引力。
LABUBU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多次与明星联动,进一步带动销售增长。分析师认为,挂包玩偶具有更强的炫耀属性,具备病毒式传播潜力。
财报显示,2024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占总营收23.3%。泡泡玛特加速海外市场布局,计划将北美市场作为新增长动力,预计2025年美国门店数不低于50家。
4月14日,泡泡玛特宣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推动全球化战略实施。Q1数据显示,亚太市场同比增长345%-350%,美洲增长895%-900%,欧洲增长600%-605%。
第一上海证券分析称,业绩高速增长得益于低基数效应及头部IP持续走红。此次架构调整优化资源调配,为全球化扩张提供支撑。
尽管股价屡创新高,早期投资人选择高位套现。蜂巧资本近期出售1191万股,累计套现22.64亿港元。蜂巧资本回应称,清仓是因基金到期,通过大宗交易集中出清所有股份。
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何愚表示,消费投资在低谷期更具机会。2023年底以来,多只基金增持泡泡玛特股票,包括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广发价值核心A等。
王宁在媒体采访中回应股价波动,强调公司用行动证明了自身价值。面对市场质疑,他表示,泡泡玛特已成立15年,旗下IP如LABUBU和MOLLY具有长期生命力。
对于未来,泡泡玛特将继续探索新IP孵化及全球化发展路径,以应对流量和网红效应褪去后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