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张关于中国人主流娱乐方式变化的调研截图引发热议。数据显示,KTV消费参与度显著下滑,而逛公园、city walk等成为增长最快的娱乐方式。
KTV起源于日本,1971年由井上大佑发明伴奏机器,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随着流行音乐兴起,KTV迅速成为休闲聚会和商务洽谈的重要场所,尤其在2000年后步入发展快车道,门店数量一度突破12万家。
然而,自2015年起,KTV行业遭遇倒闭潮。据天眼查数据,2015年至2024年间,国内有7万家KTV门店关闭,目前仅3.94万家存续。《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KTV整体客流量下降超过70%。
KTV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首先,线上平台如全民K歌、唱鸭等以及线下迷你KTV的崛起,分流了大量年轻用户。其次,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形式抢占市场,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进一步分散用户注意力。此外,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版权问题也加剧了KTV的困境。
面对危机,部分品牌尝试转型。例如,魅KTV通过轻资产模式逆势扩张,目前已签约900家门店,但其上市计划尚未落实。同时,技术赋能成为新趋势,AI修音、AR沉浸式包厢等功能被引入,以提升用户体验。
为延续生命周期,KTV将目光转向“银发一族”。越来越多退休老人追求生活质量,KTV提供低门槛社交场景,并优化设施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美团发布的《2024中国KTV行业白皮书》显示,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比达35%,人均消费频次是年轻人的1.8倍。
尽管吸引老年群体有一定成效,但KTV行业仍需应对消费趋势变迁,探索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