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麦当劳和百胜中国相继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麦当劳在1月至3月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9.56亿美元,同比下降3%。尽管如此,其季度净利润仍达到18.68亿美元,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然而,在中国市场,由于竞争加剧,增长面临一定阻力。
百胜中国方面,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至约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8.21亿元)。不计外币换算影响,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2%,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至3.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2亿元),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期内,百胜中国净新增门店247家,同店销售额同比持平,为一年来的首次。
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主要集中在推出超值套餐,如“大堡口福”“随心配1+1”,并结合地域特色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麦当劳计划2025年在全球新开2200家门店,其中中国计划新增1000家,以规模化降低成本。
相比之下,必胜客面临复杂市场竞争。萨莉亚以人均消费47元主打性价比,通过自建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达美乐凭借“30分钟送达”承诺及薄底披萨定位快速扩张;尊宝披萨与棒约翰则以低客单价抢占下沉市场。面对竞争,必胜客推出WOW店,披萨最低售价19元,但分量缩减引发争议。
此外,达美乐配送效率较高,且成本比必胜客低41%;而尊宝披萨门店已近3000家,通过本土化口味吸引消费者。必胜客尝试通过IP联名及本土化产品应对,但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
传统必胜客定位中高端西餐,而WOW店低价策略导致品牌认知平价化。为控制成本,WOW店减少SKU、简化制作流程,但消费者反馈分量不足、口感下降,影响复购率。2024年,必胜客售价50元以下披萨销售额增长50%,但客单价同比下滑12%,利润空间被压缩。
综上,麦当劳营收下滑主要受美国市场拖累,叠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成本压力。尽管公司采取价格战和产品创新策略,但短期效果有限。未来需关注美国经济复苏节奏及国际市场的增长潜力。对于麦当劳和百胜中国而言,短期内需解决品牌定位混乱和消费者信任危机,避免被“低价”标签固化。长期来看,两大餐饮巨头需在品牌调性、产品品质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差异化策略巩固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