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储户发现5年期大额存单已难觅踪影,3年期产品也逐渐稀缺。6月10日观察显示,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几乎全面下架。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1年期、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降至1.2%,3年期利率降至1.55%,且无5年期产品在售。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的大额存单专区暂无可售产品。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亦未提供5年期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3年,利率最高1.75%。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4月,部分银行开始收紧3年期以上大额存单额度。分析认为,银行此举旨在降低负债成本,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3%,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9个基点。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指出,贷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通过压缩高成本长期负债缓解压力成为必然选择。当前,银行优化负债结构的方式包括下调各期限存款分档费率、推广短期理财产品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大额存单利率下降和产品期限缩短意味着需调整传统存款依赖思维。薛洪言建议,可优先配置相对高位的长期存款利率产品,同时适度分散至国债、中短债基金等低风险资产,或通过“固收+”策略增厚长期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