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已经停产多年的撕拉片,价格竟高达四百元左右。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期,撕拉片再次掀起复古风潮,其特点是手动拉出相片并撕掉覆膜,号称原片直出且自带氛围感。众多明星与网红纷纷晒出自己的撕拉片作品,推动了这一潮流的传播。
然而,这种复古风的背后是高昂的价格。在杭州等地,拍摄一张撕拉片的价格最高可达458元,其他城市的价格普遍也在300元以上。
高价背后的原因之一是资源稀缺性。撕拉片的即时显影技术由宝丽来开发,富士随后获得授权生产。然而,2008年宝丽来停产所有即时胶片,富士也于之后陆续停止生产撕拉片相纸。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撕拉片相纸均为库存。
此外,撕拉片相纸的停产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2014年前,一盒富士撕拉片相纸仅需70元,而现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已炒至3000元以上。拍摄设备如Big shot相机的价格同样水涨船高,从原本的几百元飙升至万元级别。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撕拉片相纸大多已过期。过期相纸可能导致显影不完整、泛红或发绿等问题,成像效果难以保证。许多卖家明确标注“过期相纸、不退不换”,提醒消费者注意风险。
尽管如此,撕拉片的稀缺性和“拍一张少一张”的噱头依然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然而,考虑到其实际用途及成像质量的不确定性,是否值得高价购买仍存在争议。
过去,撕拉片多作为影棚测光工具使用,因其成本低廉而受到青睐。但如今,这一定位已被颠覆,价格攀升至数百元一张,引发关于其价值的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