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首次降价非咖饮品,门店销量表现分化

调降数十款非咖类饮品后,星巴克门店销量表现出现分化。记者走访长沙、上海多地了解到,自降价以来,部分门店整体销量提升,但也有门店反响平平。

分析人士指出,星巴克对非咖产品的降价是其布局下沉市场的重要举措,但如果降价未能延伸至咖啡类产品,对整体销量的带动将较为有限。整体来看,此次降价能否有效提振处于业绩改善关键期的中国市场仍有待观察。

“冰摇红梅黑加仑和红茶拿铁最近卖爆了。”长沙一家紧邻写字楼的星巴克店员表示,降价带动了门店整体销量,其中外卖订单日销达两百多单,较降价前翻倍。6月10日,星巴克中国启动25年来首次价格下调,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参与降价,降幅为2-6元。

以大杯红茶拿铁为例,原价35元降至29元,叠加7折优惠券后仅需20.3元,使用自带杯还可再减4元。然而,并非所有门店都感受到显著提振。长沙与上海多地的店员反映,降价后门店销量未见明显变化,非咖类饮品也未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咖啡仍是主要营收来源。

“客人以喝咖啡为主,但只降了非咖类饮品,对习惯喝咖啡的客人吸引力有限。”长沙某店员称。从等杯时间观察,在长沙一居民区附近商业中心的星巴克下单可立即制作,而隔壁霸王茶姬有14单排队;在上海南京西路商圈,星巴克等候时间为1-5分钟,库迪咖啡约8分钟,瑞幸和manner均为3分钟,霸王茶姬则有38杯饮品制作中。

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认为,整体来看,若咖啡产品不降价,此次调价对星巴克整体销量的带动作用将较为有限。他进一步表示,此次降价反映了星巴克面临的行业挑战及开拓下沉市场的决心。

一方面,9.9元价格战虽对星巴克产生影响,但其“第三空间”定位抵御了部分冲击。然而,霸王茶姬等品牌采用大店模式提供类似体验,加之许多消费者无下午饮用咖啡习惯,这对星巴克形成新挑战。另一方面,长期看,星巴克正布局下沉市场,该市场消费潜力大,但价格敏感度高,且更愿意尝试非咖类产品。

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正处于业绩改善关键阶段。2025财年第二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约7.4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可比交易量增长4%。而在第一季度,中国市场营收7.44亿美元,同比上涨1%,同店销售额下降6%。回顾2024财年,其营收规模和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1.4%和8%。

2025财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全球可比门店销售额下降1%,可比交易量下降2%。其中北美同店销售额下降1%,可比交易量下降4%。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