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港交所曾以3128.89亿港元募资额位列全球IPO募资榜首,时隔六年,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港交所重返全球IPO募资榜首。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0%,创港股市场历史上上半年最大升幅。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新上市企业43家,除1家采用De-SPAC方式上市外,其余均为IPO方式上市,募资总额达106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54%,并超过2024年全年募资总额。
港交所从二季度开始发力,二季度港股IPO募资额达到880.44亿港元,远超纳斯达克交易所同期募资额。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港交所申请个案已增至约200宗,较年初翻倍,其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
港股市场回暖主要得益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中国证监会2024年推出“五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联合优化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审批流程,对于合资格A股上市公司,监管机构将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管评估。
赴港上市企业数量增长带动港股市场活跃度。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市场中,A股公司赴港上市项目占据主导地位。美的、宁德时代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后股价表现良好,其中宁德时代上市当天收涨16.43%,两日内涨幅一度达到17%。
港股市场回暖还受到国际资本青睐。淡马锡、GIC等新加坡主权基金、加拿大主权基金及中东国家主权基金均参与港股IPO认购。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2027年中国香港特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
港股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2024年之后,AH溢价与中债利率同向变动,港股利率锚从“单一美元锚”转向“美债为主,中债边际定价”的双重驱动机制。Wind数据显示,港股通资金已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的两成,内地资金定价权正在提升。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突出。DeepSeek的出现改变了投资者对中国AI企业的看法,恒生科技指数年初涨幅达40%。港股科技板块已涵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AI、新能源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优质资产,腾讯、阿里巴巴、云知声等企业均在其中。
港股市场行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后,信息技术、医疗保健行业IPO活跃度提升,上半年港股集齐“中国科技七雄”——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美团、中芯国际。港股已成为新能源车二次成长的关键舞台。
港股市场丰富度不断提升。纽曼思、布鲁可、舒宝国际、宏信超市、绿茶餐厅等企业已成功上市,巴奴火锅、52TOYS、IF、铜师傅、鸣鸣很忙、伯希和、溜溜梅等品牌相继递交上市申请。老乡鸡、安井食品、遇见小面、三只松鼠、卡游、八马茶业等品牌也在排队等候。
港交所作为“立足中国,连接世界”的金融平台,正在发挥更大作用。港交所CEO李小加曾表示,港交所目标是成为让中国钱买上世界货,让世界钱买上中国货的交易平台。2014年阿里赴美上市后,港交所不断开放改革,增加上市公司丰富度和创新性,如今正成为更多企业走向全球化的跳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