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售价走低 行业仍具韧性

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销售数据。数据显示,生猪售价同比下降,但行业整体仍保持一定盈利空间。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销售情况简报显示,1月份商品猪每公斤售价为15.41元,6月份为每公斤14.18元;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月份肉猪销售均价为每公斤16.12元,6月份为每公斤14.54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孙志磊表示,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维持在4050万头以上,显著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水平,商品猪出栏量同比保持增量态势,市场供给的“基数效应”持续显现。养殖端非理性出栏行为加剧短期供应压力。

尽管生猪销售价格走低,行业龙头企业仍依靠降本增效措施获得利润。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量同比上升带动收入增长,同时养殖成本同比下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从上半年价格看,生猪养殖仍有收益。如果下半年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增速快于消费增速,可能面临阶段性供给过剩压力。

朱增勇分析称,下半年生猪供给仍高于上半年,消费需求随季节更替有所增长,平均价格总体呈现窄幅震荡特征。第三季度猪价可能季节性回升,但持续性上涨缺乏支撑,上涨空间有限。在消费需求稳定的前提下,7亿头生猪可保障供需两旺,但规模企业扩张在总量需求确定时将引发生产成本竞争。

有关部门近期持续引导生猪养殖行业去库存、去产能、优结构。有券商研报指出,这些措施短期有利于库存释放,或利好秋冬消费旺季猪价,中长期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行业或逐步进入高质量竞争阶段。

朱增勇指出,通过市场竞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规模效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扩产,应注重养殖技术、营养技术、品种培育的投入。

孙志磊建议,养殖企业要优化出栏节奏,灵活调整存栏结构,同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锁定原料采购价格等方式压缩单位养殖成本,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以减少疫病导致的存栏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