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知名连锁便利店和商超的预包装食品热量表遭到网友集体质疑。部分消费者反映,在严格控制饮食热量摄入的情况下仍出现体重增长现象。
以罗森全麦三明治为例,其标定热量为195大卡,但有网友根据配料组成推测实际热量至少达300大卡。此外,有消费者发现该品牌存在重量反向虚标情况,即实际产品克重比标注数值高出约50%。
除罗森外,盒马、7-11等品牌的热销商品也遭遇类似质疑。一款盒马芋泥奶贝蛋糕标示热量约90大卡,但有网友依据甜品类普遍热量水平推测其实际热量应在150大卡左右。7-11某款炒面每百克标示热量仅50大卡,引发消费者对其数据真实性的怀疑。
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于2024年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强调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部分商家可能试图通过调整热量数据吸引更多顾客。
食品能量值标示不准确不仅影响消费者信任,还可能违反国家标准。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相关规定,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不得超过标示值的120%。
消费者呼吁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化诚信经营意识,避免出现虚标热量行为。相关企业需确保产品信息准确,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