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而言,自2021年年末袭来的资本寒冬,在2024年持续蔓延。这一年,中国新药融资案例数为811件,融资总金额达73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案例数下降38%,总金额下降33%。中国单个项目投融资金额也从2020年高峰时期的0.31亿美元下降71%至0.09亿美元。同期,国内生物医药企业IPO数量较2023年减少了10家。
不过行业在2025年显现些许暖意。医药魔方数据库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医疗大健康领域共有18家公司顺利上市,募集金额超180.3亿元。此外,随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众多药企排队上市,也一扫医药产业近几年资本寒冬的“阴霾”。
BD交易的现实选择与争议
《从引进到引领:中国创新药交易十年全景透视》蓝皮书显示,近十年,全球范围内医药交易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中国相关交易数量和总交易金额增长势头更猛,交易数量从2015年的55笔增至2024年的213笔,总交易金额从31亿美元大幅提升至571亿美元;2024年中国相关交易数量及金额约占全球交易数量及金额30%。
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
“这种良性循环既能支持产业持续投入创新研发、提升资本市场对创新药开发的信心,解决资本对创新药开发的收益顾虑,又能从根本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而且,这样的支持机制应该在创新药临床研发阶段就发挥作用。构建这种创新价值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机制,才能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患者、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陈粟补充。
以创新内核破解发展困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