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级台风中,亚星锚链的锚链产品展现出强大稳定性,将船舶牢牢牵住,避免倾覆;在高硫、高腐蚀矿区,矿用链条经受高频使用考验,未发生失效。这些成功案例展现了亚星锚链的技术实力。
“一根链条最薄弱的点往往决定它的强度。我们确保无论长3000环还是5000环,每个节点都能经受考验。”亚星锚链董事长陶兴表示,公司正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前沿技术方向,持续深耕锚链业务。
作为专业化从事船用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和矿用链的生产企业,亚星锚链的产品是维系船舶及海洋设施安全的重要装置,也是海上系泊定位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行业领跑者。
2024年,亚星锚链产能为35万吨,其中船用锚链16万吨,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11万吨,高强度矿用链3万吨,锚及船用铸钢件5万吨。
公司产品获得美国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法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等多家机构认证,高强度矿用链获得煤安认证,具备完善的企业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客户方面,亚星锚链凭借优质产品和良好信誉,获得全球知名企业认可,成为英国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公司、道达尔石油及天然气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同时服务于国家能源集团、潞安集团、陕煤集团等国内煤企。
“大直径链条的焊接和热处理是我们的核心技术。”陶兴表示,全世界能够制造160毫米及以上规格链条的生产线仅有4条,其中两条在亚星锚链。他强调,评价链条强度时,一致性与均匀性至关重要。随着采用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制链机组,公司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从船用锚链到海工系泊链,从低附加值产品起步,亚星锚链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多次参与重大项目的攻坚。
2007年,公司意识到国家计划建造第六代超深水钻井平台,并决定攻关R5级超高强度海工系泊链。当时国际标准最高仅达R4,而R5链条强度需提高16%。面对挑战,公司联合上海宝钢研究总院,耗时两年研制出R5级系泊链钢,并于半年后打造出R5级系泊链,应用于部分船体及超深水钻井平台。
2011年,该系泊链在海洋石油981平台测试中遭遇16级台风,最终成功经受考验,公司因此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科研离不开高层次科研院所,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参与。”陶兴感慨。
在陶兴看来,亚星锚链的发展既源于多年技术工艺积累,也得益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
他表示,锚链行业需要长期积累,公司在链条领域已有数十年经验。2023年,公司收购一家历史悠久的锚厂,在保留原团队基础上引入战略投资者,帮助其升级产线并进行产品迭代,推动企业兼容并蓄、持续发展。
在产品方向上,公司在稳固原有船锚及链条市场、成功突破海工系泊链市场的同时,于5年前研发出D级强度矿用链条。陶兴介绍,矿用链条因使用环境恶劣,对耐磨性要求高。在科研示范项目中,产品一年内无任何断裂。
对于未来,陶兴高度看好海上新能源的应用场景。他认为,无论是漂浮式风电还是漂浮式光伏,都将带来大量海工链条、海工锚及新型连接件的需求。目前,亚星锚链已承担4个央企科研示范项目,中标一批海上新能源项目,预计将在该领域取得更长远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