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元隆雅图股价跌停,因公司销售人员涉嫌职务侵占事件引发市场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涉事员工通过伪造公司客户公章,在真实合同中混入伪造销售合同,非法拿走部分商品。公司因未收到客户回款展开调查。
元隆雅图董秘王莎莎表示,案件正在调查中,一切以公告为准。对于上述事件细节,截至发稿时公司未予以进一步回应。
7月11日晚,元隆雅图发布公告称,经自查发现,公司一名在职销售人员存在职务侵占嫌疑,通过伪造客户公章、销售合同等资料虚构销售业务,非法占有公司财产。
公司已向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报案,并收到立案告知书。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同日,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00万元至10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578.76万元。
公司表示,按照谨慎性原则,假设涉事员工所虚构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及存货价值完全无法收回,预计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减少2935.05万元。
伪造合同涉及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具体金额尚待公安机关调查确认。该事件可能引发相关财务报表的收入和利润科目更正。
元隆雅图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为14.07亿元,已扣除前述事件影响金额2935.05万元。
今年4月,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有效内部控制。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申万宏源的核查意见也指出,元隆雅图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三会运作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符合相关要求。
申万宏源保荐代表人唐品表示,目前公司已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后续进展将以公司披露为准。
关于为何员工连续三年伪造合同才被发现,知情人士解释称,涉事员工在真实合同基础上伪造部分内容,并仿制公章,使得合同在形式上与真实合同高度相似。
此外,伪造合同混杂在真实合同中,且客户与公司仍存在后续合作,导致发现难度加大。客户回款周期为半年,2023年涉及金额较小,2024年金额上升,2025年部分合同逾期未回款,公司催收时发现异常。
知情人士表示,涉事员工职务侵占行为造成公司损失主要为产品成本,公司调查已确认其承认侵占行为,公安机关正立案调查,后续可能采取刑事措施并追回部分损失。
元隆雅图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84亿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2365.56万元。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合计3.82亿元,同比增长4.8%。公司表示围绕“大IP+科技”战略,在亚冬会产品开发、IP签约、文创产品设计、渠道拓展和科技应用等方面持续投入。
在5月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解释华北地区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金融类客户,而西南地区收入下降则因2023年同期成都大运会和酒类客户收入较高。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全案营销”和“IP文创”两大板块,前者提供礼赠品、数字化营销、新媒体广告等整合营销服务,后者涵盖赛会特许纪念品、数字与实物IP文创产品等。
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表示,继成功开发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产品后,已获得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及大湾区全运会的特许生产与零售资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