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茶饮市场竞争加剧,香飘飘面临严峻挑战。近日,香飘飘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实现营收10.4亿元左右,同比下降约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9739万元左右,亏损扩大2.3倍。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香飘飘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同时,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
尽管2025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略增,但受一季度业绩影响,上半年整体营收仍同比下降。
自2020年以来,香飘飘连续六年在半年报中出现亏损。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表示,香飘飘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是主力冲泡业务萎缩。即饮业务虽有增长,但增速放缓,毛利率较低,未能有效对冲冲泡类产品下滑,新增长引擎缺位。
香飘飘核心业务冲泡奶茶正面临严峻挑战。统计数据显示,其冲泡类产品销量已从2020年的4559.09万标箱下滑至2024年的3278.54万标箱,2024年冲泡业务收入降至22.71亿元,较2020年巅峰减少近8亿元。
香飘飘的销售费用压力对利润的侵蚀加剧。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约为7.61亿元,约为当期净利润的3倍。由于原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上涨,香飘飘曾在2022年初宣布提价2%—8%。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香飘飘的销售费用策略目前效果有限。在消费市场强调品牌、产品调性及推广触达率的背景下,香飘飘在这些方面仍显不足。
为应对市场变化,香飘飘对冲泡和即饮团队进行了重新调整。下沉市场以冲泡团队为主力,即饮作为辅助;在即饮机会大的核心城市,设立即饮专职团队。目前香飘飘直营合作的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万家,Meco果茶产品、兰芳园冻柠茶产品均已进入零食量贩渠道销售。
但朱丹蓬指出,香飘飘的核心市场在三、四、五线城市,近年推出的新产品主打一、二线城市,品牌力明显不足,且渠道、客户、团队老化是硬伤。
近年来现制茶饮品牌对香飘飘业务的冲击进一步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127亿元,较上年增长20.97%。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89亿元。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蜜雪冰城的品牌门店数量超3.9万家,古茗超1万家,沪上阿姨超8600家,茶百道超7800家,霸王茶姬超6500家,奈雪的茶超1600家,喜茶则有超4300家,均对冲泡奶茶形成替代效应。
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品牌,以“品质”“健康”作为产品卖点,吸引年轻消费者。同时,现制奶茶终端价格战竞争激烈,华安证券报告显示,自2020年后,高端茶饮市场(25元以上)占比持续下滑,10—15元价格区间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詹军豪表示,蜜雪冰城等现制茶饮品牌均价与香飘飘冲泡产品相近,但现制茶饮可即买即饮,还有社交属性,而香飘飘需热水冲泡,竞争力下降。此外,外卖普及使现制茶饮抢占了冲泡奶茶的居家、办公等消费场景,香飘飘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
在冲泡奶茶下滑压力下,香飘飘一直在尝试转型。2025年,香飘飘旗下Meco杯装果茶官宣时代少年团为全新品牌代言人,加速年轻化战略布局。今年“6·18”期间,Meco品牌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1%,香飘飘旗下产品电商全渠道销量同比增长165%。
但詹军豪指出,香飘飘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即饮业务发展前景不明。营收过度依赖电商渠道,且仅在大促时表现突出,日常销售乏力。在饮料巨头围猎下,香飘飘即饮业务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难以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销售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