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展露身手 涵盖生活服务与城市治理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有800多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多项人工智能产品,60多款智能机器人。做咖啡、变魔术、叠衣服等等,每个机器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涉及日常生产、生活与城市治理等方面。

在展会上,一台机械臂正在整理衣服,衣服在它的操作下变得整整齐齐。该机械臂具有抗干扰能力,当工作人员扔入新衣服时,它可以进行分拣,对原有衣物继续整理。

机器人服务员则具备下单、取饮料能力。在平板上下单后,机器人可以前往冰箱,精准识别并抓取所点饮料。

服务型机器人端送饮料时表现稳定,其全身有26个高自由度关节,即便走S弯,饮料也保持平稳。

人工智能大会上,机器人表演层出不穷。机器人天团展示传统项目,还有机器人在操作区进行无限时物品分拣。尽管目前机器人仍会犯错,但随着技术进步,它们将更紧密融入生活。

机器人在护理领域也展现新应用。河北工业大学研发的“钢铁护工”凭借双臂设计和智能传感技术,可独立完成需多人协作的老年人转移任务。

总台记者王小珂体验显示,机器人不断调整角度,双臂对准膝盖和背部着力点,形成类似人类公主抱的悬空转移。

河北工业大学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讲师李洋介绍,安全性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建立人体和人机耦合动力学模型,在转运过程中通过电子皮肤检测交互力调整人体姿态;二是利用视觉传感器观测人体姿态,结合触觉传感器进一步调整。

该机器人采用差动式关节,叠加电机转矩并结合视觉传感器检测环境,可规避障碍物。未来计划应用于养老院,通过遥操作加底层智能方式收集数据,训练大模型实现全自主护理。

环卫机器人也在深圳上岗,上百台智能机器人部署于环卫岗位。它们能精准识别垃圾,预判污染区域,多机协作清洁地面。

总台记者何俊儒介绍,扫地机器人单次充电续航8小时,每小时清洁面积超8000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游泳池。

城市之光无人驾驶高级产品经理柯锐表示,产品针对人行道设计,适用于机动车道、辅道和人行道等场景。

城市之光无人驾驶高级产品经理司佳介绍,机器人配备车端小模型和云端大模型,能深入绿植区域清扫,通过感知环境实现拟人化路径规划,深入直角区和狭角区域完成高效清扫。

总台记者何俊儒指出,大屏显示预判垃圾点位,机器人可进行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的垃圾区域预测。

城市之光无人驾驶运营副总裁余沁表示,预判功能帮助在上班第一时间掌握区域当天作业重点。

智能扫地机器人已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向30余个传统环卫项目输出智慧解决方案,服务面积超6000万平方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