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贾鲁河建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贾鲁河复航工程迈出实质性一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相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公示,并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推进该工程,计划年底前开工。
贾鲁河复航工程将串联郑州、开封、许昌、周口等市,连接淮河与黄河,打通河南经长三角出海的通道。这一工程是河南省2025—2035年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成为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战略走廊”。
河南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水系优势将有望转化为航运优势。作为全省交通枢纽,郑州在水运布局中占据核心位置。郑州港建设已进入环评阶段,贾鲁河复航工程也将加速推进。
贾鲁河是郑州六纵六横12条主要河渠中10条的支流源头,其复航对完善郑州水网至关重要。该河道一旦通航,将使郑州等城市拥有“出海口”,实现“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效果。
尽管河南铁路运输发达、航空物流取得突破,但水运成本优势明显。水运成本约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据预测,河南每年通过铁水联运转运约4200万吨货物至东部地区,2035年沿线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亿吨以上,年降低物流成本170亿元,减少碳排放870万吨。
唐白河复航工程已为南阳企业年节省40亿元运费。贾鲁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水运红利。
在中部省份中,河南并非孤例。近年来,中部地区掀起运河建设热潮,多个项目被冠以“世纪工程”之名。江西的赣粤、浙赣运河规划总投资约3200亿元,湖南推动湘桂运河建设,湖北加快荆汉运河谋划,安徽江淮运河已通航。
湖北荆汉运河估算投资784亿元,拟通过“截弯取直”缩短长江航程,提升货物出海效率。江淮运河耗资950亿元,已于2023年通航,使合肥港由“断头港”变为“中转港”。
中部省份积极布局水运,一方面源于更易触及“出海口”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不少河道具有通航历史,疏浚是对传统的“回归”。贾鲁河历史上曾是南北“黄金水道”,后因黄河泛滥及水库建设逐渐淤塞。
多数水运项目基于原有工程推进,有助于摊薄成本。荆汉、江淮运河均是在原有输水工程基础上疏浚,贾鲁河则依托原有河道建设。
水运发展对制造业有明显赋能作用。郑州航空港将形成空、铁、路、水四位一体布局,货物可经水路南下北上。开封、许昌、周口等沿线城市将受益于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家电等高附加值产业的集聚。
湖北汽车产业已借水运之力实现增长。武汉港汉南港区是长江中上游唯一具备汽车滚装外贸功能的港口,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带动外贸增长,东风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38%。
河南正借水运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吸引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加工、新能源汽车等“适水产业”集聚,助力“工业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