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创业发布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第一创业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由该控股公司在香港设立持牌全资子公司,从事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提供资产管理等业务。
根据规划,第一创业拟出资不超过5亿港元设立香港子公司,并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具体设立事宜,授权有效期至相关设立事宜全部办理完毕为止。公司表示,未来可根据经营需要增加牌照范围。
这是今年以来第3家宣布赴港布局的中小券商。此前,西部证券计划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东北证券则计划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港元。
近年来内地券商“出海”步伐随市场环境变化而调整。2019年至2021年间,华安证券、国联证券、华福证券、长城证券等陆续获批设立香港子公司。2022年至2024年期间,受港股市场低迷及部分中资券商因持有地产美元债遭受损失等因素影响,券商赴港设点进度放缓。
随着港股市场回暖,内地券商再度将目光投向香港。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创历史同期最大升幅。上半年港股完成42宗IPO,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暂列全球第一。
除新设子公司外,今年多家券商还宣布增资香港子公司。广发证券向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21.37亿港元;华安证券计划增资5亿港元;东吴证券计划增资不超过20亿港元或等值人民币;国金证券亦计划对国金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
也有部分券商选择暂缓或收缩布局。华林证券决定暂缓设立香港子公司,西南证券则持续寻找买家接盘其在港子公司西证国际。
当前部分已设立的香港子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国泰君安国际上半年收入达28.25亿港元,创中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为5.5亿港元,同比上升182%。中信证券国际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申万宏源香港上半年收入3.07亿港元,同比增长100%;期内溢利6013.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兴证国际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1.03亿港元,同比增长16%。
中信证券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背景下,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资产质量及流动性。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也将为港股带来支撑。
该团队预计,三季度港股或将震荡向上,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与盈利双重修复,主要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带来的业绩上修契机、AI产业催化落地对科技板块估值的重塑,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改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