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股价在8月26日至28日期间从214美元飙升至320美元,涨幅近50%。这一波动并非偶然,而是公司Atlas云业务与AI功能推动的市场回应。
此前,AI应用赛道面临多重质疑。8月7日GPT-5发布后,业界出现“模型跑太快、应用跟不上”的讨论;8月19日香橼做空Palantir引发恐慌;OpenAI CEO奥尔特曼直言AI市场存在泡沫;MIT报告指出,95%企业的生成式AI投资未见回报,仅5%试点实现盈利。
在此背景下,AI应用板块估值持续承压。然而,MongoDB等企业陆续公布的超预期财报打破了“AI无用论”的质疑。
MongoDB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反弹”。其Atlas平台在多模态数据存储上的优势,使其成为企业构建AI应用时的重要“数据底座”。自2025年4月以来,格隆汇研究院持续关注其技术迭代与市场反馈,并在6月判断布局时机成熟,随后该股累计涨幅超过60%。
从26财年Q2财报来看,MongoDB展现出扎实的增长质量:
营收方面,总营收达5.914亿美元(同比+24%),超出市场预期近4000万美元。Atlas云数据库收入同比大涨29%,占总营收比重攀升至74%。订阅收入达5.724亿美元(同比+23%),其中Atlas订阅占比76.5%。服务收入1900万美元(同比+33%)。
盈利与现金流方面,非GAAP经营收入达8680万美元(利润率14.7%,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自由现金流6990万美元(同比+15%),连续6个季度为正。现金储备达23亿美元,为后续投入储备充足资金。
客户方面,Q2新增2800家付费客户,累计突破5.99万家。ACV超10万美元的大客户数量同比增加28%,ARPU提升至3.2万美元(同比+2%)。Atlas+AI功能套餐的渗透率达22%,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整体续约率96%,大客户续约率98%。
MongoDB的AI功能已实现真实收入转化。Atlas向量搜索已服务超2500家AI客户,带来显著业务价值:电商客户推荐准确率提升35%,金融客户欺诈识别效率加快40%。AI相关收入占Atlas总收入的15%,且多模态数据支持能力增强。
未来增长方面,公司上调FY2026指引:调整后EPS从2.94-3.12美元上调至3.64-3.73美元,总收入从22.50-22.90亿美元上调至23.40-23.60亿美元。非GAAP经营利润率维持14%-15%,同比增长2.5-3.5个百分点。
尽管增长态势良好,MongoDB仍面临区域与客户分层不均衡的问题。亚太市场增速仅16%(中国市场增速9%),中小企业市场增速14%(受云厂商低价套餐挤压)。此外,亚马逊Aurora和微软Azure Cosmos DB的竞争压力初现。
估值方面,以FY2026收入中值23.5亿美元计算,当前PS约12倍,低于行业均值20倍。前瞻2028财年,预期收入32-3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约8亿美元。按自由现金流×25-30倍和收入×8倍PS测算,合理市值区间为200亿-280亿美元。
格隆汇研究院持续跟踪MongoDB的AI客户增长、套餐渗透率及客户加单趋势。未来若AI客户突破4000家,有望推动市值向280亿美元上限靠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