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平民大药房实控人李文杰最新减持804.7万股,套现超1亿元。过去一年,公司共经历四轮股东减持,阿里健康率先撤资,创始团队紧随其后。
2024年全年营收为95.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13%,但净利润暴跌241.9%,亏损达到1.89亿元;在9000多家门店中,关店速度远超开店。
漱玉平民成立于1999年,2002年第一家“漱玉平民大药房”在济南西门开业。靠着“平民价格”的策略,公司在夹缝中发展,门店数量从2016年的不足300家增至2024年底超过9000家。
2021年上市,公司营收53.22亿元,到2024年飙至95.7亿元。外界一度将其与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并列,称其为“北方药房之王”。
然而,2016年至2021年的高速扩张背后已埋下负担,物流体系摊子大、人工成本上涨、商誉减值压力沉重。
过去一年,漱玉平民迎来罕见的“股东减持潮”。最新一轮,实控人李文杰宣布减持804.7万股,套现超1亿元。在此之前,阿里健康、联合创始人团队以及董事总裁秦光霞均陆续减持股份,总计抛售比例超过10%,套现金额接近4亿元。
2018年,阿里健康带着4.54亿元资金入股,成本价约13.33元/股。2025年以12.74元/股的价格减持,账面亏损退出。
而秦光霞依靠成本不足1元的原始股份,在减持中实现约1.42亿元回报,账面收益放大超过十倍。
2024年,漱玉平民的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89亿元,同比下降241.9%。据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漱玉平民大药房关店达119家,单季闭店数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漱玉平民曾经在山东乃至周边省份建立了庞大的门店网络,尽管2025年一季度闭店加速,但总门店数仍有8916家。
但庞大的数量并未换来稳健的盈利,反而暴露出运营隐患。数据显示,公司日均坪效较2021年下降约12%,每一平方米的销售贡献在缩水。
与此同时,商誉减值已埋下隐患。公司过去几年通过并购快速扩张,积累了17.53亿元的商誉,但2024年度就计提了4888万元的减值准备。
更尖锐的危机来自合规问题。2024年半年内,漱玉平民在济南和哈尔滨的门店接连爆出医保违规事件。
2024年11月,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宣布终止与漱玉平民旗下三家门店的医保合作。原因包括门店未按规定办理重大信息变更手续,以及将非医保药品违规纳入医保支付。
此前,其旗下的哈尔滨宝丰大药房深业店因涉嫌利用上万张手写处方套取医保资金,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案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冻结医保基金6223万元。
每一次罚款和解约不仅是直接的财务损失,也是对品牌公信力的打击。管理层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内部合规整改上。
进入2025年,药房行业进入残酷淘汰赛。线下客流下滑,门店坪效下降,单店盈利压力大;美团、京东健康、淘宝闪购等电商平台疯狂补贴,进一步蚕食传统药店市场。
监管趋严,医保合规、信息披露、销售行为均被紧盯,稍有偏差就可能被罚、被解约。
资本市场早已给出信号:连续减持、股东套现,资金逐步撤离,投资者信心受挫。
漱玉平民既有庞大门店网络,也有知名品牌,但稳健盈利和精细化运营成为必修课。规模再大,如果不能提升坪效、控制成本、合规运营,再加上线上电商补贴的冲击,也难换来真正的安全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