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9月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为期4天。本次展会聚焦智能新产品、新科技的应用前景,围绕“首发100”展开,该计划涵盖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这些成果围绕现实需求设计,有效缩小了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之间的差距。例如,在低空经济领域,重庆推出的低空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结合了空域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航天科技集团的彩虹无人运输机则为低空物流提供硬件支持。
在新能源车领域,吉利、极氪、领克等企业纷纷发布新品,包括神盾金砖电池及北斗智联AIBOX。在智能机器人方面,杭州云深处、重庆七腾等企业展示了四足机器人,乐聚推出用于工业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华数发布双足机器人平台,捷米和中船重庆分别展示多形态机器人和四足应急转移机器人。
关于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问题,盘和林认为目前多数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难以完全胜任陪伴和护理任务。但通过将现有技术应用于特定场景,例如辅助老人行动,是有可能实现的。同时,产品普及需匹配市场需求,强调差异化特点,并完善供应链配套。
针对低空经济发展,盘和林指出中国飞行员数量有限,AI在其中的最大作用是实现空中智驾。相比道路环境,空中智驾的干扰因素更少,实现难度相对较低。
在产业发展趋势方面,盘和林提出三点预测:一是AI+将带来巨大变革;二是生态开放、共享协同将成为中国AI发展的主要路径;三是中国创新力量正在觉醒,企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差异化竞争,科技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