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沃尔玛在深圳宝安万达广场开出第四家社区店,并宣布在深圳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此前,沃尔玛社区店一直处于低调运营状态,但在社交平台如小红书上,已有网友自发推荐店内热销商品,包括沃集鲜4.0纯牛奶、原味薯条、咸奶油泡芙、有机板栗仁等。
社区店虽非新潮概念,但沃尔玛的门店设计与商品布局凸显其对城市中产家庭及单身人群的精准定位。近期,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沃尔玛门店首席采购官祝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社区店的销售、坪效、客流等关键指标均远超预期。
沃尔玛社区店聚焦顾客「一日五餐」,主推烘焙、熟食、生鲜、速食、零食饮料等高频商品,同时涵盖部分日用品及悦己型商品,如日本线香、玩具、鲜花等。门店面积控制在500-800平方米,精选约2000款商品,展现出极高的零售效率。
社区店与传统社区超市、便利店的差异在于其强调「超预期价值」和「差异化商品」。例如,烧腊强调「只卖当天」,猪肉标注「已通过27项食品检测」,奶茶标明「45%水牛纯牛乳含量」,海鲜冻品标注「获BAP认证」「0保水剂」,烘焙商品则以「超多单品9.99元」吸引顾客。
沃尔玛社区店的核心顾客群体为1.75亿大众城市中产家庭及单身人群,其关注品质与食品安全。为此,沃尔玛将「提供高品质生鲜和食品」作为三大战略之首,强化健康、有机等商品卖点,提升顾客购物欲。
自有品牌沃集鲜成为门店亮点之一。该品牌已升级为自有品牌矩阵主力,围绕「食」的需求场景,同国内头部供应商合作,构建起覆盖烘焙、饮品、零食、生鲜等核心品类的统一体系。例如,在沃集鲜纯牛奶畅销后,又推出添加4.0纯牛奶的冰激凌、玫瑰普洱奶茶、牛奶吐司等系列产品。
沃尔玛通过源头直采、规模化优势、全链路提效、商品定制化、减少促销机制等方式,实现全渠道长期稳定低价。例如,9.99元价格带覆盖30多款烘焙商品,以及HPP果汁、NFC果汁系列、水饺包子早餐系列、浓汤面系列等。
沃尔玛社区店的运营不仅依靠门店体验,也借助数字化工具收集顾客反馈,通过热力图分析购物习惯,持续优化商品结构与门店布局。这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推动门店形成正向循环。
沃尔玛社区店的探索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依托集团生态支撑。近年来,沃尔玛推动「以实体门店为核心的全渠道矩阵」战略转型,社区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店(原沃尔玛大卖场)、电商业务形成互补。
全渠道战略意味着各渠道的客群画像、商品结构、选品逻辑等底层规划基本一致,可复用。沃尔玛将「人货场」中的「人」和「货」浓缩进一个大中台,组织能力可适配不同渠道。
社区店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标志着沃尔玛「全渠道」战略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沃尔玛全渠道矩阵较为清晰:大店主打「慢逛」一站式购物,电商提供日常全品类补给,社区店适配城市小区高密度生活形态,满足「快购」需求。
沃尔玛中国近几年围绕「顾客价值」做能力储备,打磨商品、优化门店体验、提升购物便利性。转型过程中,沃尔玛强调耐心与战略定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重建顾客认知。
在供应链策略方面,沃尔玛与供应商建立灵活合作关系。一是与头部品牌共创自有品牌沃集鲜,例如与千禾合作开发酱油,与蒙牛、光明合作牛奶,与德和合作午餐肉;二是根据消费洞察,与头部供应商联名开发商品,例如与海底捞合作特色口味底料;三是大品牌特供、渠道专享,如佳洁士提供「天天平价」大单品。
这种开放的零供合作生态,不仅为供应商提供成长机会,也帮助沃尔玛构建差异化商品体系。例如,沃集鲜与调味料头部供应商共同打造的仅含五种原料的特级生抽、古法酿造镇江香醋、蚝汁添加量超45%的加鲜蚝油等商品,上市一个月后即成为品类头部。
沃尔玛的战略目标是与供应商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围绕「顾客第一」共创商品。例如,小绿瓶供应商为广西当地乳企,通过与沃尔玛合作,从牛奶延伸到冰淇淋、奶茶等品类,拓宽市场渠道,获得新的增长曲线。
社区店的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的竞争,只有规模化布局才能带来极致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沃尔玛通过全渠道协同、商品差异化、供应链整合等策略,探索出一条可复制、高效益的增长路径,为零售行业提供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