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前CEO赵明复旦演讲:学习小米营销,发展自身长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于9月14日举办的「领变者论坛」邀请了前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担任主讲嘉宾,这是赵明从荣耀离职后的首次公开露面。

据博主@吴大头同学呀分享,赵明在演讲中谈及荣耀与小米的关系、荣耀独立发展的过程以及对AI时代的看法。

在对比荣耀与小米时,赵明表示小米早期商业逻辑清晰,包括手机、IoT、零售,强调极致性价比,为发烧而生,其价值主张和业务设计形成闭环。小米营销和市场高效,省去渠道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产品与互联网消费者形成强互动与粘性。由于小米的优势正是中国传统手机品牌的弱点,因此其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赵明指出荣耀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对手长处,补足自身不足,学习小米营销但无法复刻雷军的声量和影响力,因此荣耀构建了自身独特的营销方式和逻辑。荣耀坚持发展自身战略控制点和长板,发布会不对标小米,但在市场上针锋相对。荣耀采取略高于小米的定价策略,并强调荣耀产品在价值、质量和服务方面更优。

在荣耀独立发展战略方面,赵明介绍荣耀每年将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研发团队从3500人扩展至9000人。荣耀虽采用行业SoC芯片,但深入底层通信协议,成为高通和联发科发现问题最多的公司。荣耀在2021年即开始布局并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MagicOS,定位为AI使能的个人化全场景操作系统。荣耀在拍照、架构、电池技术、折叠屏、屏幕等方面投入巨大,并在2022年思考公司要成为一家机器人公司,更加坚定投入AI领域。

赵明还提到荣耀对手机、平板、电动车的AI属性理解,认为手机是AI+屏幕,是不动的机器人;电动车是AI+电驱动+四个轮子;而手机的个人数据未来可以赋能车和家用机器人。荣耀在2021年战略上搁置VR产品研发,认为虽然看好其长期未来,但短期内VR体验和商业模式不具备正循环可能性。

在海外市场方面,荣耀于2022年提出有质量的发展概念,强调单一市场成长需形成闭环和正循环。荣耀敢于放弃和取舍,避免与超低段品牌和产品对标。赵明强调“慢就是快”,主张在单一市场进攻时形成桥头堡和根据地,在验证商业模式后逐步放大。除欧洲外,荣耀各市场在2023年和2024年已全面盈利,实现一年内全面盈利目标。

在国内市场方面,荣耀快速成为中国前三品牌,国内市场开始升维竞争并快速演变。赵明指出,既要跟上形势和热点,更重要的是稳步构建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