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三颗彗星正接近地球,其中C/2025 R2 SWAN和C/2025 A6(莱蒙)可在暗夜条件下肉眼观测,另一颗C/2025 K1(ATLAS)需望远镜观测。C/2025 R2 SWAN亮度约6等,预计10月20日最接近地球,距离0.26 AU,其轨道倾角仅4.5°,尾长已超5°。若亮度稳定,或于10月20日前后达肉眼可见程度。
C/2025 A6(莱蒙)预计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达到最亮,峰值亮度预测为3.7等,保守估计约4等,在理想条件下可肉眼观测。该彗星将于10月底以0.6天文单位掠过地球,轨道倾角144°,呈逆行运行,利于北半球观测。此前因木星引力影响,其轨道周期由约1350年缩短至约1154年。该彗星在8月中旬亮度迅速提升,超过初始预期。
C/2025 K1(ATLAS)于10月8日抵达近日点,视星等9–10等,建议使用口径至少100毫米的望远镜观测,北半球清晨为最佳时间。另一彗星3I/ATLAS或C/2025 N1(ATLAS)预计10月29日抵达近日点,12月19日抵达近地点,11月下旬起南北半球均可见。
10月8日晚,天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期,活动时间为10月6日至10日,通常每小时约5颗流星,但今年可能出现短暂爆发,预计每小时150至400颗,持续数小时。其母体为21P/贾科比尼–秦纳彗星,上一次过近日点为2025年3月29日。辐射点位于天龙座天棓四与天棓三附近,无需直视即可观测。
猎户座流星雨将于10月21日达到极大,每小时最多可见20颗流星,极大期与新月重合,观测条件理想。该流星雨由哈雷彗星(1P/哈雷)遗留的尘埃碎片形成,活跃期为10月2日至11月7日,辐射点位于猎户座参宿四北方,流星速度达每秒66公里。哈雷彗星为短周期彗星,周期75–76年,下一次回归为2061年。10月20日晚,西南方向可见C/2025 R2 SWAN,西北方向可见C/2025 A6(莱蒙),头顶上方将迎来猎户座流星雨。
C/2025 A6(莱蒙)10月中旬转入傍晚天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北半球最佳观测期。10月10日起,北纬48°以上地区可整夜可见,之后拱极范围逐渐北移。该彗星将于11月3日越过天赤道返回外太阳系,约20000多年后再次回归。11月20日左右,该彗星将消失于暮光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