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品牌走出高端化迷思寻新增长路径

今年,零食行业上市动作频繁。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年营收达323.3亿元,同比增幅247.9%。鸣鸣很忙集团也在4月底赴港IPO,2024年总营收达393.4亿元,2022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3.0%。

与量贩零食渠道高速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多家休闲零食品牌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卫龙、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实现逆势增长,但营收与利润增幅均在收窄。三只松鼠呈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增幅由去年同期的75.39%降至7.94%;劲仔食品、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甘源食品则全面下滑。

亿邦动力梳理8家休闲零食品牌财报发现,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线上推广费用增加是净利润下滑主因。三只松鼠上半年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主要受坚果原料成本上升及平台流量费率提升影响。其销售费用达11.19亿元,同比增长25.11%,其中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为7.61亿元,同比增长25.34%。

洽洽食品上半年净利润8864.16万元,同比减少73.68%,主因葵花籽和核心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受天气影响,葵花籽霉变率提高,符合标准原料产量减少,价格上升。巴旦木、腰果等原料也因供需关系和行业周期性因素采购价上涨。公司透露,2025年上半年葵花籽原料成本同比上升10%至15%。

盐津铺子旗下魔芋制品“大魔王”面临魔芋精粉采购均价同比上涨超30%的压力。由于2023年鲜魔芋价格低位导致种植规模收缩,2024年起国内产量下降,叠加极端天气和需求增长,原料价格接近2018年历史高位。“大魔王”所在辣卤零食品类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41%。

良品铺子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7.21%,净利润同比减少491.59%,电子商务业务收入11.56亿元,同比下降29.10%。公司指出平台流量下滑和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是主因。劲仔食品线上销售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6.82%,电商平台推广服务费却同比增加20.84%,线上营业成本上升2.11%,毛利率下降6.42%。

此前,部分品牌尝试通过“高端化”突围。2019年,良品铺子提出“高端零食”战略,强调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并于次年作为“高端零食第一股”上市。2019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42.68%,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但2023年,良品铺子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同年11月,公司宣布对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实质终止高端战略。2024年,公司转向“自然健康新零食”定位,围绕“五减”趋势完成500余款产品升级。当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较2023年14.76%的降幅有所收窄。

三只松鼠2023年初提出“高端性价比”战略,在总成本领先基础上提供高品质差异化商品。2023年营收71.15亿元,同比下降2.45%,较2022年25.35%的降幅明显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长69.85%。2024年重回百亿营收规模,净利润同比增长85.51%。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商超、便利店、电商价格普遍高于量贩零食店。量贩零食的崛起反映出消费者更关注质价比,“高端化”在零食行业或为误区。品牌需结合消费习惯与市场环境寻找适配路径。

面对价格竞争,成本控制成为关键,尤其对依赖原材料的坚果类品牌。三只松鼠在云南、广西建立种植基地;良品铺子新增签约潜江、仙桃等8个优质产区,计划共建10个核心产区原料基地,包括在凤庆建设万亩野山核桃基地,以增强上游把控力。

对于风味类零食,口味创新与情绪价值成为竞争重点。高糖高脂零食可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缓解焦虑,咀嚼感促进血清素合成,带来情绪安抚。2025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超13亿元;2024年麻辣王子销售额超15亿元;盐津铺子麻酱、香菜味魔芋零食成大单品。

健康化亦是重要方向。尼尔森IQ报告显示,我国86%受访者积极改善健康。魔芋爽所在的蔬菜制品为卫龙贡献21.09亿元收入,占总收入60.5%,超过辣条。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指出,食品饮料工业正聚焦“5加、5减、5个0、5追求”,即强化营养添加、减少不健康成分、追求天然有机。

然而,营销费用上涨未有效转化为销售增长,广告边际效应递减暴露品牌影响力不足问题。定位理论强调,失去领导地位意味着丧失渠道掌控力、边际利润与声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