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信超导IPO上会:毛利率与研发费率低于同行引关注

排队5个月,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迎来上会机会。根据安排,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10月21日召开2025年第43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健信超导的首发事项。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最新披露的上会稿中,募资金额由8.65亿元下降至7.75亿元,系取消了9000万元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此前上交所曾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持续分红情况说明补流规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研发费用率均显著低于同行。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装机量口径统计,2024年健信超导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于5月9日获得受理,5月31日进入问询阶段,截至上会历经两轮问询。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健信超导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2.52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3191.84万元。

健信超导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是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正在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应链,市场占有率具有较大增长潜力。公司主营业务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核心技术先进,具备较强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满足科创板行业领域及科创属性要求。

若成功上市,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品布局、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提升人才团队与治理水平,为股东创造价值。本次上会稿中,健信超导拟募集资金7.75亿元,投向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分别投入2.75亿元、2.6亿元、2.4亿元。

此前公司拟募集资金8.65亿元,包含上述三个项目及9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补流规模的合理性。报告期内,健信超导每年现金分红约1999.96万元。公司解释称,2025年以来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回款良好,货币资金余额及铺底流动资金已基本覆盖未来需求,银行融资渠道畅通,故取消补流项目。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表示,IPO企业在上会前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通常反映监管对募集资金合理性审查趋严,旨在引导企业优化募资结构,确保资金投向主营业务与科技创新。投融资专家许小恒指出,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与资金规模合理性是IPO审核重点。

报告期内,健信超导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24.94%、24.84%,显著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46.27%、45.59%、45.17%、47.41%。公司解释称,基于长期合作与市场开拓考虑,产品定价合理;细分至超导磁体同类产品,其毛利率与辰光医疗无重大差异。同时,公司期间费用率偏低,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42%、6.5%、6.65%。

健信超导称,前期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提高了研发效率,提升了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率。在科创板强调硬科技属性的背景下,公司能否通过审核,验证其技术实力与成长潜力,答案即将揭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