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正经历一场由资本驱动的深刻变革。财付通、抖音支付、网银在线等头部机构纷纷增资,注册资本屡创新高;与此同时,福建一卡通、广东粤通宝等中小机构因资本不足、业务承压陆续退出市场,累计注销支付牌照达107张。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深化实施背景下,资本实力已成为支付机构的“生存通行证”,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今年以来,支付机构增资呈现“头部引领、梯队分化”特征。网银在线(北京)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获批将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人民币。同期,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1亿元,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增至2亿元。业内指出,增资旨在满足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并为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重资本业务储备资源。
财付通自2024年4月从10亿元增至153亿元后,2025年6月再增至223亿元,稳居行业首位。目前主要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排名中,贝宝支付以45.2亿元位列第二,度小满支付以40亿元排名第三,抖音支付以31.5亿元居第四,网银在线与支付宝均达15亿元。
分析认为,《条例》明确1亿元实缴资本最低门槛,并建立与备付金规模挂钩的净资产动态要求,成为本轮增资潮的核心推力。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资本金规模直接影响业务上限、备付金成本和客户信任度,增资有助于提升抗风险能力、支持牌照续展及业务拓展。同时,多家机构同步调整高管团队,反映其向精细化风控和合规驱动转型。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新规促使机构通过增资强化公司治理、落实合规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与风险抵御能力。当前持牌机构数量已缩减至164家,预付卡类机构成洗牌重灾区。福建一卡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被注销,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原有效期至2027年6月,成为年内第11家被注销牌照的机构。
其他年内注销牌照的机构包括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瑞银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金运通网络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上海润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飞银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银生宝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汇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得仕股份有限公司,多数处于注册资本达标边缘。
王蓬博指出,增资是监管导向、市场集中度提升与合规成本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净资产与备付金规模挂钩的监管要求迫使机构扩充资本,交易体量增长也需匹配资本金扩张,否则将受限展业。此外,充足资本金是应对欺诈、系统和流动性风险的关键,亦是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背书。
监管态势持续从严,2025年以来已披露至少74张罚单,罚没金额总计1.9亿元,主要问题集中在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到位和商户管理不力。行业已从早期抢用户、抢市场的规模扩张阶段,转向资本与质量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王蓬博强调,备付金全额集中缴存后,支付机构盈利模式重构,叠加反洗钱、数据安全等压力,资本实力成为生存底线。苏筱芮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机构加入增资行列,推动资金投向科技建设与服务优化,促进支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部分中小机构可在合规基础上探索产品与场景创新,实现错位竞争。
行业分工趋于专业化。头部机构有望向综合金融科技服务商转型,深耕生态场景、加大技术投入、拓展高附加值业务;中小机构宜聚焦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或区域化服务,避免同质化。全行业需加强合规内控、数据治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积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