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与鸣鸣很忙争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9月下旬,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与鸣鸣很忙争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若成功上市,万辰集团将成为量贩零食领域首家“A+H”双上市公司。其前身为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万辰生物,原主营食用菌研发。2022年,公司成立南京万兴并更名为万辰集团,通过并购快速扩张为以“好想来”为主品牌、门店超15000家的量贩零食企业。

2025年前三季度,万辰集团营收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其中量贩零食业务累计营收361.58亿元,净利润15.95亿元,加回股份支付费用后为16.93亿元。

自2024年8月以来,万辰集团股价累计涨幅超767%。截至10月22日,收盘价为177.34元/股,总市值334.98亿元;鸣鸣很忙今年4月股权转让时估值为109亿元。

行业格局上,二者已形成“南很忙,北万辰”的竞争态势。中金公司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零食消费中,量贩门店占比达37%,远超传统商超(22%)和电商平台(20%)。

IPO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分别为5.49亿元、92.94亿元、323.29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0.28亿元、8.23亿元。同期,鸣鸣很忙营收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2.35亿元、9.13亿元。

截至2024年底,鸣鸣很忙门店数达14394家,主攻南方下沉市场;万辰集团门店数为14196家,集中于华北、华东低线城市。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好想来55%门店位于三、四线城市,近半数与鸣鸣很忙门店间距在1公里内。

量贩零食模式依赖规模效应,直接对接厂商以降低中间成本,主打“拆开卖、按斤称”,营业时间普遍较长。但该模式毛利率偏低:2024年,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毛利率分别为7.6%、10.7%,而蜜雪冰城为32.5%。

2024年,万辰集团销售费用达14.31亿元,销售费用率从4.43%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2.92%。存货周转方面,万辰集团2024年为17.93天,2025年三季度升至18.99天;鸣鸣很忙为11.6天,运营效率更高。

财务结构上,万辰集团依赖高杠杆运作。2025年9月,其总负债61.12亿元,流动负债55.26亿元,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1.34亿元。其中,贸易应付款15.33亿元,其他应付款项15.72亿元,分别占总负债的29.9%和30.7%,体现对供应商欠款与加盟商预收款的依赖。

行业趋势上,除两大头部外,零食有鸣、糖巢等品牌门店破千,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亦入局,推行“0加盟费、0装修费”。整体仍采用“工厂直供+社区渗透+低价竞争”策略。

为突破低毛利瓶颈,万辰集团2024年底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2025年初上线“好想来全食优选”,拓展至日化、生鲜、冻品,并推出5.0门店增加现制烘焙与生鲜水果。公司已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自有品牌,后者尝试品牌溢价。

鸣鸣很忙2025年2月推出红标与金标两大自有品牌,近期发布3.0店型,新增日化、文具、鲜食品类,目标打造“一站式硬折扣超市”。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9年量贩零食市场规模将接近5万亿元。随着SKU扩展及香烟售卖资质获取,该业态或进一步替代传统便利店。日本经验显示,通胀环境下药妆店与小型食品超市正冲击便利店。

然而,社区零售面临高损耗、高房租与冷链成本挑战,永辉、华润、盒马等均曾折戟。当前量贩零食行业处于高速扩张期,但门店加密可能导致单店营收下滑。业内认为行业天花板与调整期或将提前到来,未来需回归消费者需求,提升供应链、研发与运营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