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试点春秋假撬动淡季文旅经济

今年10月,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发布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于11月连放三天,与周末相连形成“五天小长假”,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内系统推行该制度的省份。广东佛山、四川自贡、宜宾,湖北恩施等部分城市也陆续官宣秋假安排。

随着多地试点“春秋假”落地,这一长期停留在政策文件中的制度开始实际影响旅游市场节奏。上航旅游研究院院长陈元夫指出,旅游市场长期存在淡旺季分裂问题,高峰期服务压力大,企业依赖黄金周与寒暑假冲业绩,春秋短假有助于实现旅游经济的压力均摊与结构化改善。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11月12日至16日,宁波出发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18倍,佛山增长2.76倍。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同期热门亲子航班预订量同比上涨近一倍,主要目的地为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贵阳。

温州至北京单程机票在秋假公布后由约500元涨至1000元,温州至西安票价也升至八九百元。11月19日珠海回温州直飞机票基本售罄,仅余少量早班机,售价达1125元。

浙江、广东多地家长向旅行社咨询秋假产品,旅行社据此调整行程安排。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推出“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并上线近20条秋假研学线路。

途牛数据显示,乐园游、文博游、赏秋游等主题产品成为境内错峰游热门选项。携程表示,“体验回报率”正成为用户核心考量,文化感受、舒适与松弛感受重视,文旅商家需提前布局相关产品。

当前酒店及文旅商家多依赖黄金周提供一次性服务,春秋假推广或推动旅游需求“去峰值化”。陈元夫指出,目前文化旅游、慢旅游尚未成熟,亲子房供给有限,酒店需与周边景区互动,逐步发展为一站式文化度假村。

携程董事长梁建章指出,中国酒店房间总数约2000万间,为美国4倍,但若全国1/3人口在黄金周出行,按两人一间计需2亿间,远超供给能力。淡季时酒店空房率则至少达40%。

《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4)》显示,酒店行业灵活用工比例持续上升,常通过共享员工或外包应对季节性用工波动。杭州某酒店康养中心因淡季工作日关闭运营,仅保留前台人员。

陈元夫强调,常态化短假可使酒店就业岗位更稳定,提升服务质量满意度。春秋假还为周边300公里内的二三线城市带来机遇,家庭倾向自驾近程游,可能带动非重点旅游城市的文旅配套发展。

然而,春秋假仍面临挑战。有浙江家长反映,成人不放假导致孩子只能在家刷手机,家庭难以同步休假。某连锁酒店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出行心智需时间培育,实际营收改善有待观察,家庭不同步休假将影响转化效果。

多家OTA平台正关注假期延展与错峰趋势,探索亲子游产品升级。券商研究报告指出,假期灵活性已成为影响出行需求释放与旅游经济成长的关键变量。若春秋假制度完善并叠加错峰出行常态化,文旅行业有望受益。

分析人士提醒,若缺乏带薪休假机制配合,阶段性旅游热潮难以转化为全年稳定增长。陈元夫表示,从黄金周到春秋假是进步,最终需建立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以支撑旅游产业的常态化良好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