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面落地,2025双11迈入技术驱动新阶段

2025年双11标志着电商大促正式从价格战与流量战迈入技术驱动的新阶段,AI成为核心主角。

天猫宣称迎来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推出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AI试衣”在内的6款AI导购应用,覆盖购物前、中、后全流程。

“AI万能搜”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可理解如“适合北方暖气房的加湿器,静音且容量大”等复杂需求,并生成包含商品推荐、优惠组合和用户评价的完整攻略。

“拍立淘”可通过拍摄商品快速找到同款及相似款,自动对比不同店铺价格与优惠,并提供多种购买建议。

AI清单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化列出所需品类,测试显示其准确度较高,具备较强个性化能力。

京东强调这是技术融入程度最深的一届大促,构建面向消费者与商家的双重AI体系。

京言AI导购在搜索时可进入对话界面,输入“便携充电宝哪个支持快充且安全”等需求后,系统迅速推荐符合条件的商品。

面向商家的京小智客服Agent实现24小时在线响应,预判售后需求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处理能力较传统客服更为智能。

抖音则通过豆包大模型打造电商新入口,用户输入“我想买手机”等需求,系统直接生成含商品链接的推荐页面并一键跳转至抖音商城。

抖音AI工具能将平台短视频与直播内容转化为商品推荐素材,结合用户内容偏好优化推荐算法,形成“内容+AI+电商”融合模式。

国金证券《电商行业深度报告》指出,算力、数据与模型层面的技术进步使电商AI应用进入规模化价值兑现阶段。

过去AI在双11中多为试点工具,2025年已成为平台与商家运营的常态化入口,深度参与选品、营销、客服、物流等环节。

淘宝、京东、抖音均推出AI工具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AI重构电商已从战略口号深入具体运营细节。

天猫AI战略体现“用户中心主义”,6款应用协同形成生态体系,显著提高各环节决策效率。

京东AI布局侧重全链路服务,在消费端提升购物决策效率,商家端强化智能客服支持。

尽管AI客服已实现全天候响应,但在复杂问题处理上仍与人工存在差距,但相较以往固定回复更具智能化。

大模型正从辅助工具向购物入口转变,淘宝AI万能搜、京东京言、腾讯元宝接入京东、沃尔玛与OpenAI合作、豆包打通抖音商城均印证此趋势。

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降低购物门槛,用户只需表达需求,AI即可完成从理解、匹配到支付的全流程操作。

这种“对话式购物”更符合人类沟通习惯,有望吸引中老年等不熟悉电商操作的群体,拓展消费边界。

大模型还能通过日常对话捕捉潜在需求,实现“无意图购物”场景创新,例如用户提及“睡眠不好”,系统可主动推荐助眠产品。

此类被动推荐具有更高转化率,为电商平台带来新增长空间。

然而,大模型作为主流购物入口仍面临挑战:当前应用场景定义模糊,平台接口标准不统一,用户体验差异较大。

同时,推荐算法可能导致信息茧房,限制用户选择范围,需通过技术迭代与标准共建逐步解决。

长远看,AI对电商的重塑将回归“以人为本”,目标是让购物更高效、便捷、个性化,助力商家实现可持续增长。

未来消费端AI将发展为专属购物顾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家端将构建“智能经营大脑”,实现产品开发、营销推广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决策。

2025年双11的AI集中应用仅是技术革命开端,随着人工智能持续演进,不仅将改变购物方式,更将重塑商业底层逻辑。

对于平台与商家而言,唯有加大技术投入、聚焦用户价值,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