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金融数据点评:看淡贷款淡季,关注宽松政策效果

2025年5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4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4月新增社融16.34万亿元,同比多增3.61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

分项来看,政府债券融资成为主要支撑,4月政府债券融资增长9,729亿元,同比多增10,666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754亿元,同比少增2,285亿元;表外融资减少2,873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94亿元,同比少减1,696亿元。

贷款投放方面,1-4月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同比少增1,300亿元,截至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回落至7.2%。社融口径显示,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

货币供应上,截至4月末,M2同比增速回升至8.0%,M1增速回落至1.50%,剪刀差扩大至6.50个百分点。存款结构中,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存款分别减少13,297亿元和13,900亿元,财政存款新增3,71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710亿元。

从规模角度看,4月金融机构口径贷款新增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剔除非银金融贷款后,实体经济新增人民币贷款884亿元(同比少增2,465亿元)。一季度融资“开门红”透支后续月份需求,4月贷款回落符合季节性规律。政府债券融资仍是新增社融主力,社融增速显著反弹。

结构上,消费贷降温明显,4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4,019亿元(同比多减501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4,800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票据贴现冲量现象仍存,票据融资新增8,341亿元(同比少增40亿元)。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健,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500亿元(同比少增1,60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231亿元(同比少减435亿元)。

M2增速显著改善,4月末M2同比增长8.0%,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M1增速为1.50%,剪刀差扩张至6.50%。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存款下降,但财政存款多增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拖累。低基数效应推动M2回升,未来增速或逐步回归一季度平均水平。

当前一揽子增量政策进入观察期,人民银行通过降准降息释放宽松信号。DR001与DR007资金利率中枢下行,流动性充裕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增长。未来货币政策将根据经济数据、市场预期及外部冲击调整。

风险提示包括中美关税谈判不确定性及增量政策宽松效应可能迟滞,人民币资产回报率或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