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宇树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R1,售价低至3.99万元,相较此前发布的G1大幅降价。
一名具身智能从业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该价格几乎与四足机器人持平,大幅降低行业进入门槛,或将倒逼产业链进步。
2025年春晚,宇树H1人形机器人表演引发关注,随后王兴兴作为“90后”企业家代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宇树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60%~70%,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亦为出货量最多的企业。
宇树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王兴兴曾任职大疆,创业初期融资受挫,但凭借早期订单实现商业化。
公司成立第二年即有商业化收入,2017~2018年一度由王兴兴自掏腰包发工资,目前已拥有上千名员工,年营收超十亿元,并启动上市辅导。
王兴兴对团队有“要做第一”的严苛要求,同时兼具商人敏锐,主张先技术转化获取商业价值。
宇树淘宝店铺除机器人产品外,还销售健身设备及技术书籍,体现其“能赚的钱先赚”策略。
王兴兴相信AGI实现,但强调机器人必须“能干活”,通过四足机器狗建立现金流与供应链能力。
宇树技术驱动路径与务实思维获得早期投资方认可,2022年后融资持续加码,C轮融资后估值超百亿元。
王兴兴不执拗于人形形态,认为机器人形态自由,重点在于智能化程度与执行能力。
其创业哲学影响公司决策,包括产品形态、定价、AI投入力度等关键问题。
王兴兴读研期间钻研四足机器人,因项目未完成主动延迟毕业,后凭借作品参赛获得创业首笔资金。
他清楚区分兴趣与商业化,2016年硕士毕业后短暂任职大疆,后因产品走红决定创业。
王兴兴关注商业化闭环,2016年做四足机器人、2023年做人形机器人均基于市场需求。
早年虽制作人形机器人,但长期拒绝该方向,直至2022年特斯拉Optimus亮相及ChatGPT爆火才决定入局。
宇树2023年发布H1人形机器人,2024年发布G1,主打高灵活性与低成本,售价9.9万元。
G1采用三指设计,基于实用性与成本控制考量,满足90%以上抓取需求。
目前宇树人形机器人已迭代五次,实现跳舞、后空翻、侧空翻等动作。
王兴兴强调持续降本,重视生产链路与设计理解,而非单纯依赖量产。
尽管关注AI发展,但王兴兴对AI投入持克制态度,认为当前瓶颈在于AI能力不足。
他预测未来2~5年行业重点在于端到端智能大模型研发及低成本硬件制造。
王兴兴曾在知乎表示,宇树未来或涉足核聚变新能源、基因医疗等领域,以实现变革世界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