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化浪潮冲击下,多家跨国车企正调整战略,加速布局混合动力技术路线。
7月31日,现代汽车宣布推出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采用“P1+P2”双电机结构,取代传统的“P0+P2”方案,融合内燃机、电驱控制与智能电子架构三大领域技术。
该系统将首次搭载于进口旗舰SUV新一代帕里斯帝,并将于8月4日在中国首秀。现代汽车表示,未来将基于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推出从小型到大型及豪华级别的多样化混合动力车型,构建面向全球市场的多元化产品阵容。同时,混合动力产品阵容将从三款增加至五款,其中包括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后轮驱动2.5升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系统。
面对市场增速放缓,此前主攻纯电技术的跨国车企逐步转向插混及增程技术。今年5月,本田汽车宣布调整产品规划,预计203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低于此前设定的30%目标。公司将强化混合动力产品战略,计划于2027-2030年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力争2030年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220万辆。
福特也因电动车业务持续亏损,决定到2030年为旗下所有燃油车型推出混合动力版本,并推迟部分电动车型上市计划。沃尔沃则在上海设计中心揭幕全新SMA超级混动平台,并推出该架构首款车型全新XC70,正式进军超级混动领域。
在华合资公司亦同步调整。广汽本田将在下一代赛那和汉兰达上推出搭载增程系统的车型,新车将于2027年随产品改款投放市场,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三大混动技术路线的车企。
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施文韬表示,插混技术在多个市场取得显著进展,增程式技术在中国市场接受度较高,促使企业针对不同动力系统进行技术投入和产品布局。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盈利能力更强的选择,并预计未来几年内其销量将翻两番。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共售出199万辆纯电动汽车,较2023年下降1.3%;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406万辆,同比增长20%。
国内方面,据中汽协统计,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销量占比达44.3%。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441.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2%和31.1%。上半年我国插电混动车型出口39万辆,同比激增210%,远超纯电车型40.2%的出口增速。
业内人士指出,跨国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本质上是从业绩出发。此前在纯电动领域投入巨大但市场表现不佳,严重拖累企业利润。混合动力技术提供了兼具现实可行性与市场竞争力的差异化选项,在电动化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美银在其汽车行业年度报告中指出,未来4年内,车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关键取决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销售渠道竞争力以及市场份额。如何在传统动力与新能源转型之间实现战略平衡,将直接影响跨国车企的长期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