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300万光年的位置发现了一组微小星系,其中编号为仙女座XXXV的星系尤为引人注目。该星系不仅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小且最暗淡的星系之一,其存在还挑战了现有的宇宙演化理论。通常,如此小的矮星系在早期宇宙条件下难以幸存,但仙女座XXXV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密歇根大学教授Eric Bell表示,这些星系虽然体积仅为银河系的百万分之一,却功能齐全,类似于“米粒大小却功能齐全的人类”。研究发现,仙女座XXXV经历了漫长的恒星形成期,直到约60亿年前仍在生成恒星,这与银河系中的卫星星系形成鲜明对比。
研究团队推测,仙女座XXXV的恒星形成可能受到其母星系的引力影响,导致气体供应被剥离,进而停止恒星生成。这一发现为理解星系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已于3月11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